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就是維護戰后國際秩序(國際論壇)

丁??鐸

2025年08月26日08:4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與權益,根植於源遠流長的歷史經緯,熔鑄於從戰火中淬煉而成的國際秩序。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意志堅定不移,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意志堅定不移

  

  在歲月長河中,南海日復一日地上演著航行自由、貿易暢通、技術傳播、理念交融的故事。在這一歷史過程中,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得到確立,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。

  20世紀初,西方列強加大對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侵略,開始覬覦南沙群島,但列強的侵略舉動遭到中國政府和民眾的一致反對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后,日本逐步侵佔了中國在南海的大部分島礁。1943年12月1日,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《開羅宣言》宣布,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,例如東北、台灣、澎湖列島等,歸還中國。1945年7月26日發表的《波茨坦公告》明確要求,“《開羅宣言》之條件必將實施”。

  日本戰敗后,中國政府於1946年11月至12月指派高級軍政官員,乘坐“永興”“中建”“太平”“中業”4艘軍艦,分赴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,舉行儀式,重立主權碑,派兵駐守。在對南海諸島重新進行地理測繪的基礎上,中國政府於1947年組織編寫了《南海諸島地理志略》,審定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》,繪制標有南海斷續線的《南海諸島位置圖》。

 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。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和主要戰勝國,為戰爭勝利和戰后國際秩序建立付出了巨大犧牲、作出了決定性貢獻。中國不是戰后國際秩序的被動接受者,而是這個秩序的締造者和捍衛者之一。《開羅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是構成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,具有無可爭辯的國際法效力。根據相關文件,日本必須將其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。

  中國對領土主權被侵犯有著沉痛的歷史記憶,發展起來的中國從未“以大欺小”,也絕不會讓個別國家在南海“以小訛大”。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與權益,根植於源遠流長的歷史經緯,熔鑄於從戰火中淬煉而成的國際秩序。南海問題不僅關乎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,也關乎戰后國際秩序確立的正義原則、法治精神與和平理念能否得到真正踐行。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意志堅定不移,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意志堅定不移。同時,中國始終致力於與直接當事國一道,排除域外干擾、管控海上分歧、深化互利合作,共同探索符合歷史實際、基於國際法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議的有效路徑,真正讓南海成為和平之海、友誼之海、合作之海。

  (作者為中國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26日 03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彭曉玲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