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黨史
分享

“筆杆子”舒同

王劍

2025年10月23日09:00    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1941年,陝甘寧邊區為了搞好抗日統一戰線工作,擬聘請一批頗具聲望的社會人士擔任政府參議員。

蕭之葆說什麼也不答應。他是前清翰林,品行清正。因對晚清官場腐敗深惡痛絕而隱退鄉裡,潛心修撰地方志。他之所以多次拒絕邊區政府的盛情邀請,是因為心中的文化偏見,他認為剛剛興起的共產黨隊伍都是“土包子”,“沒文化”。

毛澤東聽說此事后,不僅沒有生氣,反而哈哈大笑。他吩咐身邊的工作人員:“讓舒同給他寫封信!”

讓舒同寫這封信,是有原因的。舒同自幼苦練書法,遍臨顏柳歐趙諸家法帖,書風蒼勁,自成一體。1926年,舒同加入中國共產黨,1930年成為一名紅軍戰士,在紅四軍政治部擔任政治宣傳工作。毛主席巡察蘇區時,偶然看到舒同用石灰在牆壁上書寫的革命標語,大為贊賞。后來在《紅星報》上又讀到舒同撰寫的《遵義追擊》《蘆花運糧》《向北進攻——勝利的開始》等文章,更是連連叫好,稱贊舒同是“馬背書法家”“黨內寶貴的一支筆”。何香凝也說:“國共兩支筆,國民黨有於右任,共產黨有舒同。”

舒同接到任務后,深知這封信的分量。稍加思索,便將滿腔的家國情懷與對文化人的敬重融入筆端。他分析了國家危亡的時局,也表達了共產黨人求賢若渴的誠意,言辭懇切,文採斐然。

蕭之葆接信展讀,口中連連贊嘆:“字美文雅,沒想到共產黨裡也有這樣的人才啊!”於是欣然應允,出任邊區參議員。一場看似無解的政治僵局,就這樣被一封信輕鬆化解。

1981年5月,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,舒同被推舉為首任主席。其獨創的“舒體”,更是廣為流傳,影響深遠。

(來源:人民政協報)

(責編:代曉靈、梁秋坪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